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团工作 >> 团学活动 >> 正文

青春添彩非遗路 体验创收兴老街 —— 艺术学院“三下乡”助力老街长巷技能增收

发布日期:2025-08-20    点击:

8 月 19 日,东营南岭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艺术设计学院师生正忙着向村民传授漆扇、水拓画技艺。这场 “非遗技艺三下乡” 实践活动,为早已凭借非遗项目实现创收的老街长巷再添新活力,通过打造游客 DIY 体验项目,让非遗技能成为乡村增收的新亮点。

作为黄河流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老街长巷早已汇聚黄河澄泥印、利津水煎包、古窑十八梭等 35 项非遗技艺,打造了老戏台、非遗展馆、“山东手造・非遗工坊” 等文化地标。截至 2025 年 8 月,累计接待游客超 100 万人次,为村民创造 200 余个就业岗位,非遗创收基础已然坚实。此次师生带来的漆艺培训,正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锦上添花。

“调漆面、浸扇胚,一步都不能急。” 学生志愿者通过点、甩、弹、划等手法耐心示范,青绿、赭石等颜料在水面晕染出美丽涟漪,扇胚轻触水面的瞬间,流动的纹理便定格成永恒的画面。村民们从最初的拘谨试探,到逐渐熟练上手,现场不时响起 “原来做这个这么有意思” 的感叹。60 岁的大娘在老师指导下,将帽胚浸入水面,金箔纹路如黄河浪涛般凝固在帽面,精美的水拓画帽子让她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学会了这手艺,咱以后就能教游客做了!”

技能培训的背后,是为村民实现增收的新模式落地。村民掌握漆扇、水拓画技艺后,可通过在老街为游客提供 DIY 体验指导服务,从而增加收入。老街长巷负责人表示:“师生们传授的非遗技能,为我们丰富游客体验提供了新方向,为村民创收增加了新内容,为老街长巷点亮了新色彩。”下一步学院计划与老街长巷共建非遗研习基地,定期开展主题工作坊,进一步丰富DIY体验项目内容,并规划 “非遗夜市”“研学课程包” 等衍生项目,让青春力量在黄河岸边持续书写“技艺赋能乡村、体验助力创收”的鲜活篇章。

(通讯员:姜俊岐 撰稿:张森栋 审核:刘成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