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艺术设计学院探索“人才培优”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04-08    作者:王莹莹     点击:

       本站讯 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环节。艺术设计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校企合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水平,持续覆盖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开设学期实践项目。从2021年开始,学院着眼于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学期实践项目,该项目贯穿《空间设计》、《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课程,将合作企业——烟台玖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万科御龙山三期四居室真实项目嵌入其中,改变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和师生关系,学生变为主动解决问题者,教师变为指导、协调和服务者,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该模式突出应用型定位和实践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所学与行业前沿、企业需求、工作岗位、职业发展相匹配,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

       持续课程思政全覆盖,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学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不是生搬硬套做到“课程+思政”,而要在尊重课程规律的前提下,在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基础上,挖掘课程价值引领功能。如《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授课时结合陶瓷材料——通体砖的生产工艺,通过环保要求、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潜移默化教育学生注重职业道德;同时学生拓展有关功能陶瓷方面的知识,讲授半导体陶瓷在目前在航空航天、军事方面的应用和现状,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现代化、综合国力、基本国情的认知,渗透学生为中国梦奋斗的理想灌输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持续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人才培优”计划。学院预通过业界、学界来校座谈、讲座等形式,让业界高级室内设计师、学界教授参与到学科建设、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本着“行业企业指导教学、共建课程标准”的原则,做到职业标准对接课程标准,与合作单位共同探讨和构建“校企一体化”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从强调讲课能力的提升转向侧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上,从重视理论知识内容的传递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真正落地。将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学生认知成长规律、专业教学规律及教育技术进步三者融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树立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专业教学体系基本理念,形成涵盖知识培养、实践培养、素养培养的“三培养”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通过多学期多实践项目这一实践平台,实现学生从专业认知、技能提升、跟岗实训、顶岗实习到顺利就业的蜕变。

       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参考行业需求,尽量减少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从理论到实践的磨合,同时也在学院产学研合作、校地融合上加大改革措施,专业课教学中持续覆盖思政教育,并结合真实项目增设实训环节,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一个企业的实际工作。(通讯员:王文华 撰稿:王莹莹 审核:高晓燕 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