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空间设计与规划》“双导师—活动课程”建设成果总结会在现代商务创新示范基地一层举行,企业导师宏福装饰孙信丽、校内导师万礼、环艺专业教师、19环艺1班全体同学参会。
艺术设计学院本学期初与烟台宏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探索实施“双导师—活动课程”合作模式——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和职业场景为中心”,完成课程教学+企业订单培养的一种课程实施模式。
教—校企双导师共育。校内导师以线下校内授课为主,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和企业需求分析的前提下按企业需求、授课计划要求、项目要求将课程授课重难点进行重构——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引导学生“眼动、口动、手动、脑动”,重点培养学生设计洞察力、艺术修养、沟通表达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强化感恩教育,“教、学、用”环环相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导师在课后采取线上或真实情景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行业开展体验式学习。建立线上“活动课程”群在线上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安排学生课余实践活动——周末、寒暑假等挑选优秀学生进公司、跟项目、带徒弟。
产—课程项目落地应用。由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贯穿课程授课全过程,企业导师提供真实项目,同校内导师沟通项目实操的流程、关键环节、典型任务、具体要求、完成标准等。校内导师对接企业导师了解企业项目实操的任务过程,灵活教法,采用真实情境、任务导向、项目导向、职业活动任务导向等教学方法,提升项目完成实效,企业导师结合学生项目过程中技术攻关难点,辅助学生突破解决,确保设计项目的落地性。现学生《空间设计与规划》课程项目—“滨湖万丽、峰山水库”的部分获优项目已被企业采纳,开始落地实施。
评—“以展代考”+企业评价。专业核心课程考采用“以展代考+企业评价”、“以赛代考+企业评价”的考核方式,重点考察学生对实践技能的积累和知识运用能力,本次宏福装饰《空间设计与规划》双导师活动式课程建设采用了“以展代考+企业评价”,校内导师成绩评定占40%,企业导师成绩评定占60%。企业导师进校把脉教学成效,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行业标准、工作规范、落地应用等做出学习成效评价,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助学金。以企业评价为主导的考核方式在激励学生提升实践、实操的主动性方面效果明显,强化了学生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学习实效,学生的学业成就感明显提升。
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学生——说:
校内导师万礼说:双导师——“活动式课程”建设可以使企业提前接触学生,了解学生,针对性培养;课程把真实项目贯穿课程授课全课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切性;缩短学生了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提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学生校内培养阶段的可塑性强,校企双导师开展活动式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企业的感恩和忠诚度,降低员工的流动性。
企业导师孙信丽说:学生们学习的态度很积极,课后、周末都会积极联系企业导师参加体验式学习活动,学生们最终的项目成果都很棒,部分作品已经落地应用了。咱们这种校企共育模式很好,有助于企业建立紧缺人才和储备人员资源库,便于学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公司员工的角色转变,希望能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
学生说:
崔梦雪:通过跟企业的接触,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充分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感谢双导师的辛勤指导和教诲,让我们有了更充分的实践经验。
鞠扬:双导师活动课程增强了我们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能力,对我的专业技能提升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成果展我的作品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感觉此次课程很有成就感。
吕梦炜:在企业老师和校内老师的双重指导下,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我非常享受,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热爱,更加期待自己的未来。
孟悦:双导师课程活动已结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感觉学习很有趣,通过实践学习,让我对设计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义,对我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双导师—活动式课程建设在促成“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无缝对接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解决行业人才培养需求,艺术设计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路径,巩固“校企共建—双导师活动课程”成果,接续探索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讯员:王文华 撰稿:张信超 审核:闻文 高晓燕)
上一条:爱心护航、传递温暖 ——艺术设计学院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条:艺术设计学院校举办“壹步杯装饰公共空间设计大赛”颁奖活动